您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新闻>行业新闻内容

钰麟福珠宝闪耀2018中国国际珠宝展

作者:珠宝商情网时间:2018-12-11 14:37:25来源:珠宝商情网



钰麟福珠宝闪耀2018中国国际珠宝展


2018年中国国际珠宝展将于12月13日至17 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这是一场国际顶级的珠宝盛宴,是一场万众期待的珠宝狂欢。钰麟福珠宝·马进贵错金银玉雕艺术工作室应邀参加本届珠宝展并携马进贵大师玉雕艺术系列珍品闪耀登场!现场体验非遗金银错工艺。

钰麟福珠宝的创始人——马进贵先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错金银)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是我国工艺美术与珠宝玉石行业德高望重的领军人物和杰出代表是传承中国玉雕技艺和中华玉文化的楷模。作为中国当代德艺双馨的玉雕艺术家,是我国工艺美术界和珠宝玉石界最受尊敬的艺术泰斗。

马进贵大师致力于玉雕艺术传承与创新,其作品的艺术风格集南北派玉雕之大成,取得了骄人的艺术成就。自2004年以来,马进贵大师创作的玉雕艺术精品,先后有30余件作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中国珠宝玉石“天工奖”等国家级奖项。其中,特别金奖4个,金奖13个,最佳工艺奖2个。部分珍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

金银错也称错金银,压丝工艺。最早运用于在青铜器装饰,玉器错金银技艺始于明代,兴盛在清乾隆年间,衰落于清朝晚期。上世纪50年代,我国著名的玉雕老艺人—潘秉衡先生,将失传近百年“金银错”工艺进行复原,后再度失传。1971年,马进贵先生在北京玉雕厂学习时,看到潘秉衡先生的金银错作品后,立志传承金银错技艺。经多年钻研,反复试验,恢复了失传近半个世纪的金银错玉雕工艺,马进贵大师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当代‘错金银’第一人”。2014年11月马进贵大师恢复的这项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马进贵大师作为代表性传承人,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技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马进贵大师融合多种文化艺术元素精心创意、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的佛文化系列珍品、薄胎器皿、玉雕人物、文房雅器等错金银嵌宝石玉雕艺术精品,彰显着“独特技艺的唯一性;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市场前景的国际性”的独特价值特征,马进贵大师玉雕艺术精品,在中外珠宝玉石和艺术品收藏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极具收藏价值潜力。

想了解更多关于错金银艺术作品的内容吗?欢迎您来2018中国国际珠宝展现场参观,中国国际展览中心3号馆3409,3411,3413,让钰麟福珠宝,带您进入一个精彩的玉雕艺术世界!

 

 

钰麟福珠宝·马进贵大师错金银玉雕艺术工作室

 

水晶错金嵌宝石敲根壶(六棱)

水晶错金嵌宝石敲根壶(六棱)图片1.png 

 

作品采用天然水晶原料所制,质地纯净无暇、晶莹剔透,穹形盖,圣火钮,子母合扣,细颈,圆箍,腹鼓,壶腹分为六瓣,蕃草形把,壶嘴贴胸,直流口,高足外侈。通体错金丝、金片,纹饰图案为莨苕纹。所镶嵌的金丝纤细流畅,金片婀娜多姿,宝石规整简洁。整体观之器皿造型比例准确、规整大方。该作品充分体现了造型、琢制、镶嵌,几种工艺的高超水平。将晶莹剔透的水晶作品和高超的错金嵌宝石工艺完美结合,是一件罕见的艺术观赏品和艺术珍藏品。

 

 

2018年9月第十五届新疆玉雕展评会国石杯金奖。

白玉错金爵杯

白玉错金爵杯图片2.png 

“爵”是中国古代用以温酒或盛酒的容器,盛行于殷代和西周初期,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者的身份。此作品饰三足、有流、两柱、一侧有鋬,流与杯口之际有柱。采用“金银错工艺”以回纹做底错金丝,整体饰夔龙纹错千足金丝。纹饰线条纤细、流畅。黄金的颜色与玉石本身形成对比。整体造型平稳均衡,比例得当,端正大气,在厚重沉稳之中又不失千古之韵。

作品选用和田白玉制作,三足、有流、一侧有鋬,杯口之际有柱。采用“金银错工艺”整体纹饰以夔龙纹为主,以回纹做底,嵌千足金丝,纹饰线条纤细、流畅。千足金的颜色与玉石本身形成对比。整体造型平稳均衡,比例得当,端正大气。在厚重沉稳之中又不失新颖之风。

白玉八臂佛

白玉八臂佛图片3.png 

八臂观音又称准提菩萨,在中国佛教徒的心目中,八臂菩萨是三世诸佛之母,其福德智慧无量。

上方四臂高举,伸向身体两侧,从左至右手分别持,莲花,如意,金刚铃,佛经。前两臂当胸作"降魔印"。下方两臂拉从双肩自然的飘落披帛。右腿上抬90度。雕刻技法娴熟。准确的雕琢观音的肘腕,胸乳之间,下腹深处及腿部的人体结构的关键节点,或仰举,或平行,或舒展,或下垂。八臂伸向不同的动态姿势,如同旋转的法轮,极富动感和强烈的艺术韵律。作品更加彰显了它的艺术魅力,堪称传世精品。

 

水晶错金嵌宝石六大法器

 

水晶错金嵌宝石六大法器图片4.1.png水晶错金嵌宝石六大法器图片4.2.png水晶错金嵌宝石六大法器图片4.3.png 

 

水晶错金嵌宝石六大法器图片4.4.png水晶错金嵌宝石六大法器图片4.5.png水晶错金嵌宝石六大法器图片4.6.png 

此套作品2016年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馆藏。

 

 

 

 

 

和田白玉错金嵌宝石四大法器

 

和田白玉错金嵌宝石四大法器5.png 

2011年“百花奖”特别金奖。

 

玉制法器主要有金刚杵,金刚铃,金刚橛,金刚钺刀。水晶法器,除了有以上四种法器,还有金刚斧,金刚剑。同类的法器相似,但有变化。玉制佛教法器最早出现在清朝中期,乾隆年间,西藏活佛进贡清延铜鎏金金刚杵、金刚铃各一件,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特令清宫造办处以玉质材料制作金刚杵、金刚铃,并赐予西藏活佛,现藏于布达拉宫。马进贵大师采用和田玉、水晶,制作金银错嵌宝石的佛教法器,创作了佛文化专题的系列珍品,丰富了“金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玉雕领域新的奇葩。

 

 

 

 

白玉嵌碧玉镂雕夔龙纹错钯金文房十一珍

白玉嵌碧玉镂雕夔龙纹错钯金文房十一珍图片6.png 

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特别金奖。

 

文房用品源远流长。我国早在距今三千多年的殷商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玉制调色器。砚就是从研磨器和调色器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清代文房的所备之物已一应俱全。康、雍、乾三帝皆具学养,喜好艺术,故此时的文房工艺精品以宫廷制作为最大宗。

作品质地细腻缜密,温润光泽白玉洁白,凝脂,碧玉色泽纯净。用白玉错金嵌碧王制作文房十一珍,这是在玉器制品文房用具中首次出现。由笔筒、笔架、笔洗、毛笔、臂搁、砚台、镇尺、水盂、印泥盒、调色器、印章十一件组成。有方形、圆形、拱形、椭圆形,琢刻的图案为夔龙纹。造型雕琢劲挺,线形缠绵柔转,繁而不乱,极富三维空间的深邃层次感。其间蕃草纹、如意纹交差映衬,层次鲜明,温润洁白的白玉与翠绿色的碧玉及闪耀的黄金相互映衬,颜色对比鲜明,清新、淡雅,实乃是调节文思、愉悦心境的文案佳物。

 



(完)

推荐行业新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招商 | 合作加盟 | 合作伙伴 | 粤ICP备15078974号

Copyright zbs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珠宝商情网 2015 版权所有